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
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
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
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
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
喵的奇緣妙事
心想事成?這樣的機緣,可遇不可求,而我遇到了!
十年前的一個春日午後,心底沒來由想起小時豢養過的一隻三色貓,聰慧乖巧,常黏著我和爸媽去散步。有回我們要上街購物,不方便讓牠跟隨,我對牠義正詞嚴外加比手畫腳,然後關上庭院的木門,急匆匆趕著去會合提早出發的爸媽,一方面又不放心地回頭張望家門附近的動靜。沒想到那貓竟爬上兩米高的籬笆、躍上門柱,喵喵目送我們離開;一直到我們逛完街回來,牠還端坐在門柱上。媽媽看了很不忍,憐惜地摸摸牠的頭,說牠像個愛跟路卻沒跟上陣的小孩!
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
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
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
即將消失的城仔

我家左前方是村人口中的「城仔」,清朝墾荒時期,大戶林家的先人勤儉仁厚,將所擁有的土地捐獻部分蓋了一座廟,並以菲薄的租金(每年收取些稻穀),分租廟旁土地給當時的佃農蓋屋居住,就這麼彼此相安,過了改朝換代的治亂盛衰,忽忽已有百多年的歷史。住家雖傳了幾代人,改了多次屋頂屋牆,依然是收租的收租、繳穀的繳穀,期間雖偶有齟齬爭執,卻也常守望相助,大家仍是「好厝邊」。
迎賓組曲並序

居中為逸璞
(序:民國八十四年春,曾隨「台灣地區地方考古人才培訓班」教授及學員至花蓮縣豐濱鄉新社,從事田野調查。當地噶瑪蘭族居民以熱情的迎賓酒與豐盛的傳統美食款待,宴後並以祖傳歌舞助興,賓主盡歡。然而觸目所及,村中多是老弱婦孺,物資極為匱乏;細聽所唱歌詞與腔調,頗多哀音,至今猶縈懷不去!因寫此詩緬懷過往所見所聞。)
【一】
嘉賓
請飲盡
這竹杯滿溢的接風洗塵酒
先祖訂立的迎賓盛禮
切莫輕辭
箱底沉睡多時的噶瑪蘭服飾
衣裙黑白亮眼
纓絡五彩炫目
侵曉即起
列 隊 歡 迎
在婦孺老弱留守的新社庄口
綿 綿 春 雨
澆不熄血脈顫顫的千年熱情

花蓮新社噶瑪蘭族熱情的迎賓酒禮
【二】
細剖碗口大小的竹節
橫作湯皿
豎成酒盅
輕摺寬闊堅韌的檳榔樹籜
翠綠小舟滿載
海味山珍
鹽焗溪蝦
炭烤海魚
白斬山豬肉
燉煮黃籐芽心
快炒山蘇嫩葉
佳 餚 擺 譜 方 丈
一似開展山水地圖
嘉賓
請飲盡
這陶甕満溢的陳年香醇小米酒
「座席邊木條凳上
賓客飲剩的汽水瓶果汁罐
是趁鬧熱逃課的最佳獎勵哟」
(庄裡的學童
競 奔 相 告
急急咋舌竊竊吸呷
牆角陰暗
皤皤銀髮在飛揚
江河密布的皺紋
漾出記憶深淺的
大 小 漣 漪
哭與笑
瞬間失去各自獨立的疆界)

檳榔樹籜摺成食器,似一艘小舟。有柄的小竹筒可舀湯,無柄的用來飲酒

樂天詼諧的噶瑪蘭族老婆婆,嘴叼舀湯用的小竹筒,裝作大煙斗吸菸狀
【三】
啊啊
嘉賓莫怪莫驚
姊妹們
且展嘹喨歌聲伴隨質樸舞步
——先祖安居在蘭陽
平原遼闊田野沃
溪河海洋魚蝦多
族人協和衣食豐
一朝無奈辭故土
浪跡新社避風雨
為謀出路孫背祖
忍把他族作故族
後山地狹生計難
青年力壯走四方
村里寥落老少愁
迎賓無時不思鄉……
海堤外的浪濤嘩嘩擊節應和
嘉賓快意嘸?

歡迎酒會後,歌舞餘興

合唱噶瑪蘭流浪之歌,個個神情悲涼凝重
訂閱:
文章 (Atom)